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安徽颍上:“皖北水乡”荷叶田田莲藕香-新华网
新华网 > 安徽 > 正文
2025 08/13 09:08:06
来源:新华网

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安徽颍上:“皖北水乡”荷叶田田莲藕香

字体:

  新华网合肥8月13日电(李东标)近日,走进安徽省颍上县夏桥镇毛桥村万亩莲藕种植基地,一幅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的田园美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
  颍上县地处淮河之滨,境内水系发达,被誉为“皖北水乡”。近年来,当地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,以莲藕为笔、山水为纸,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  航拍毛桥村莲藕种植基地。新华网发(刘亮 摄)

  点藕成金 绽放乡村新画卷

  盛夏的皖北平原,处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。置身于毛桥村万亩荷塘,层层叠叠的荷叶随风摇曳,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荷香。

  然而,眼前这片碧绿的荷塘,曾经却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隐痛——由于地处低洼,一到雨季,田间的积水无法排出,常常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。经过科学论证与多方考察,当地人逐步发现,这片土地虽不适宜传统旱作,却天然适合种植水生作物,最终找到了一条发展莲藕产业、变水患为水利的发展之路。  

  在颍上县的一处藕塘,工人正在采藕。(资料图)新华网发(刘亮 摄)

  毛桥村党委书记魏学年介绍,为了鼓励村民参与莲藕种植,当地通过政策扶持、技术培训等方式,积极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,大力发展莲藕深加工产业。同时,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,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,实现了莲藕的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。

  2016年,安徽聚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迎春来到颍上县,看准了当地发展莲藕产业的前景,建起莲藕种植基地,将莲藕加工成藕片、糯米藕、藕粉等多种产品。经过多年发展,该公司年产值已达4704万元,产品销往全国各地。

  “公司不仅直接带动上百名群众就近就业,每年还向村集体缴纳收益17.28万元。”安徽聚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迎春说。

  从最初的几百亩试验田,到如今超万亩的种植规模,毛桥村的莲藕产量逐年攀升,目前年产量可达上万吨,产品畅销河南、江西、广东等地。

  农文旅融合 打造乡村游新体验

  每至夏季,毛桥村便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。以“莲-廉”为主题的莲花文化旅游节在这里开幕,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。  

  颍上县万亩莲园观光栈道。新华网发(刘亮 摄)

  为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,毛桥村不断完善莲藕种植基地的配套设施,先后修建观景栈道、设立摄影打卡点,同时还打造“莲藕文化展馆”,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莲藕文化,增长见识。

  针对学生群体和家庭,毛桥村推出莲藕文化研学项目。科普课堂上,孩子们认真聆听莲藕生长周期、生态系统等知识,参与莲藕种植、标本制作,在亲近自然中收获知识与快乐。

  乡村农家乐也成为游客品尝美食的好去处。在毛桥村,以莲藕为主要食材的特色美食,组合成丰盛的“莲藕宴”,让游客大饱口福。当地还大力发展采摘、垂钓等休闲项目,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,拉动餐饮、住宿等消费,实现了从“看荷花”到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全链条文旅消费的升级。

  莲藕为媒 描绘致富新图景

  围绕莲藕做足文章,颍上县精心打造“莲藕经济”,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。

  在种植环节,颍上县推行鱼藕混养、虾藕混养等绿色生态模式,利用智能化灌溉系统、无人机植保、无土栽培技术等先进手段,借助大数据、物联网实现对莲藕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,既提高了莲藕产量和品质,又打造出独特的生态景观。

  为拓展线上销售渠道,颍上县积极发展“互联网+农业”模式,搭建电商平台,培养本土电商人才。通过直播带货,将优质莲藕及深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。开设线下体验店进行产品展销,形成“种植-加工-销售-服务”的完整闭环生态。  

  颍上县夏桥镇毛桥村村民正在对莲藕进行初加工。新华网发(刘亮 摄)

  此外,颍上县积极推动跨界业态联动,推动毛桥村与八里河、五里湖、尤家花园等周边景区景点及旅行社紧密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客源互送,推动“莲藕经济”持续发展。

  如今,颍上县莲藕产业持续壮大,品牌效应不断彰显。以莲藕为媒,颍上县串联起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、旅游等多个环节,构建起完整的特色产业生态。据统计,2024年以来,毛桥村莲藕经济综合收入达5000多万元。2025年,毛桥村荣获“全国文明村镇”荣誉称号。

  颍上县夏桥镇党委副书记管廷亮说,下一步夏桥镇将以毛桥村为核心,辐射周边村庄,完善服务设施,增加特色项目,创新活动载体,着力打造莲藕产业集群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。(参与采写:李军)

  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周雨濛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