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日来,2025年萧县伏羊文化节热度不断、高潮迭起。截至8月19日,萧县已接待国内外游客约90万人次,拉动消费3.8亿元。这座兼具“中国书画艺术之乡”和“羊肉美食之乡”双重底蕴的古城,以伏羊文化节为契机,将美食、书画、音乐、演出、非遗等元素有机融合,探索“以节为媒、以文塑旅、融合赋能”发展路径,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实践中焕发时代光彩。
2025年萧县伏羊文化节以水墨圣泉古镇景区为主会场,联动白土镇葡堤原乡、郭庄知青园、皇藏峪景区、岱湖公园四大分会场,创新采用“一主四辅”的全域沉浸式体验布局,让游客全方位感受伏羊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活动中,“音乐+旅游”“演出+旅游”“非遗+旅游”等融合模式次第展开,“寻味伏羊·醉美萧县”“伏羊墨韵·笔舞丹青”等八大板块活动好戏连台,翰墨丹青、剪纸根艺、花腔渔鼓等特色文化纷纷亮相,集中呈现萧县人文历史、书画艺术、非遗民俗等文化魅力。萧县创新运用三维投影、AR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,以水墨圣泉古镇景区千年城墙为天然巨幕,鲜活再现《大风歌》的雄浑气魄、汉画像石中伏羊祭祀的庄严场景,为游客打造“古今对话”的文化穿越之旅。
场景创新激活消费潜能。伏羊文化节期间推出一系列消费新场景,如葡堤原乡“葡萄+伏羊”味蕾体验、丁里镇郭庄知青园中医集市国潮养生、岱湖公园音乐夜间灯光秀与美食市集等,形成“多点开花、特色互补”的格局,既满足游客多元需求,也带动了红色文化、乡村民宿、康养度假等产业发展。直播带货等数字营销手段,将地方特色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,直接拉动消费5.3亿元,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全媒体传播矩阵助力伏羊文化节“破圈出彩”。“短视频引爆+沉浸式直播+社群裂变”的组合拳成效显著,相关新闻被中央和省市等主流媒体大量刊播,抖音、微博、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浏览量达800万,直播全网浏览超1500万,“无羊不欢 相聚萧县”话题传播量突破5000万次,萧县文旅IP知名度大幅提升。据悉,萧县伏羊文化节已入选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,并荣获“中国节事卓越品牌”奖。
节会热度赋能书画产业。书画文化街区借势运营,吸引大量游客观摩创作、参与交流,推动“书画+文旅”深度融合。书画文化街区所在的水墨圣泉古镇与皇藏峪等核心景区串联成线,以伏羊美食文化为核心IP,推出集“吃住行游购娱”于一体的特色美食美景文化艺术之旅,打造“品伏羊宴、游皇藏峪、购特色产品、赏千年汉韵”的全链条体验。
此外,萧县还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,坚持书画院、设计公司、科技企业协同发展,探索“互联网+书画”营销模式,打造“书画+文艺培训”“书画+数字娱乐”“书画+游戏开发”等新业态,扶持笔、墨、纸、砚等关联产业,带动创作、培训、装裱、交易等行业发展。目前,当地书画经营企业已超200家,今年以来,书画销售额已超过6000万元。
伏羊美食文化的持续升温,撬动了三产融合发展。萧县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,已建成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63家,年均出栏肉羊120万只,获评“安徽省养殖十强县”。以羊肉为特色的餐饮企业发展至千余家,形成4个产业集群,全产业链年产值超30亿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“羊劲儿”。
·编后·
从羊肉汤里飘出的乡韵,到书画卷中晕染的新意,再到山水间铺展的画卷,萧县这道文旅新菜,“熬”出了地方特色的原味,也“炖”出了发展的新味。这样的融合创新,正是县域文旅破圈的鲜活范本。(记者 何雪峰 通讯员 董晴)